抗日战争时期,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对地主阶级是 A.既打击又依靠 B.既限制又依靠
C 抗日根据地的土地政策,是地主减租减息、农民交租交息。相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消灭地主阶级的政策,对地主阶级的政策有所放宽,这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抗日。同时减租减息的政策对地主阶级的剥削也加以限制。
抗日战争时期,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政权是____
1931年11月7日,中国共产党创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,首都为江西瑞金。在该政权运作期间,其中央政府颁布了宪法,发行了货币,设计有国旗,同时将其所属控制区域称为“苏区”。因第五次反“围剿”的失利,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被迫于1934年10月撤离中央苏区,1935年10月转移至陕甘宁苏区,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,使陕北成为革命的中心根据地。1937年9月6日,根据国共两党关于国共合作的协议,中国共产党将陕甘苏区改名为陕甘宁边区,并成立了边区政府,林伯渠任主席,张国焘任副主席。辖23个县,人口约150万,首府延安。抗日战争时期,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所在地,是敌后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。